用典翻译的“再语境化”可行性研究——以《习近平用典》为例
李梦;
摘要(Abstract):
习近平总书记以善于和精于用典而著称,其用典不拘于原文,善于转化以及为文本所用,具有新意和时代特征,从而形成了鲜明的话语风格。这些用典的翻译不仅涉及正确的解读,而且涉及了以"习式风格"为核心的话语构建以及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路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的"再语境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比分析《习近平用典》中的5个用典原译以及目前公布的官方翻译,用"再语境化"原理解读官方翻译,认为《习近平用典》英译须基于当代语境重释用典,并融汇政治、历史、文化等多元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习近平用典》;再语境化;用典翻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喀什大学校内课题“‘再语境化’理论下古典名句的翻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用典》为例”(项目编号:19-1661);; 2021年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GXWYJG2021B09);; 2021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新时代新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作者(Authors): 李梦;
DOI: 10.16140/j.cnki.1671-5330.2021.03.02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立新.习近平的用典艺术[N].文艺报,2015-06-05(7).
- [2]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198.
- [3]张向阳.论翻译中的语境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3):120-122.
- [4]LINELL P.Approaching Dialogue:Talk,Interaction and Contexts in Dialogical Perspectives[M].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98:154
- [5]李晶.典籍名言英译的“再语境化”:以《习近平用典》为例[J].上海翻译,2017(4):62-68.
- [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 [7]陈大亮,陈婉玉.习近平用典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2-11+158.
- [8]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序言[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
- [9]杜甫.大中华文库:杜甫诗选(汉英对照)[M].华兹生,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12.
- [10]双语解读: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几个典故[N/OL].(2018-01-03)[2020-02-06].
- [11]凌继尧.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习近平话语体系风格研究[J].艺术百家,2017(1):9-13.
- [12]海词.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W/OL].[2020-01-12].
-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 [14]AN Baijie.President says future starts now[N/OL].(2018-01-01)[2020-02-06].http://www.chinadaily.com.cn/kindle/2018-01/01/content_35418779.htm.
- [15]毛泽东.毛泽东诗词[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8:31.
- [16]李白.李白诗选[M].许渊冲,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