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周易文化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路径研究——基于申报环境考察和申报指南研究On the Path of Application for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yang Zhou Yi Culture
戴庞海,吴旭东
摘要(Abstract):
安阳周易文化在申报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长期没有突破,为此需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环境,为安阳周易文化找到申报赛道;再以申报指南为导向,拆分安阳周易文化为可行的子项目进行申报;申报前还可联系其他省市共同助力周易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搭桥铺路;最终,明确申报工作的落脚点是保护传承安阳周易文化,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其文化内核的影响力。
关键词(KeyWords): 安阳;周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戴庞海,吴旭东
DOI: 10.16140/j.cnki.1671-5330.2023.04.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志轩.周易文化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困境与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36-40. [2]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EB/OL].(2011-02-25)[2022-05-06].http://www.gov.cn/zhengce/2011-02/25/content_2602255.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第五批)[EB/OL].(2019-06-24)[2022-05-06].http://www.ihchina.cn/shenbaozhinan. [4]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5]张敏.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失败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5):94-97. [6]郑土有.“精华”与“糟粕”的迷思:信仰类非遗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J].遗产,2020(1):202-211.
-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书(第五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容有以下两点区别: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目前的申报书中相关内容为五年保护计划;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申报项目的具体措施包括建档、保存、传承、传播和保护,目前的申报书要求保护计划应围绕记录、建档、传承、研究、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