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逸文化在近古时期的转型与衰落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cline of Seclusion Culture in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朱曙辉
摘要(Abstract):
传统隐逸文化在元明清时期经历了一个从高峰走向没落的发展历程。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影响,元代隐逸文化形成了否定政治价值、淡化道德价值、注重现世享乐的特色,元代也籍此成为以世俗化、生活化为特色的近代隐逸文化的高峰期。明清时期,随着政治专制与文化专制的日趋增强,隐逸文化在政治集权和话语垄断的挤压下最终趋于衰微。
关键词(KeyWords): 隐逸文化;元代;明清时期;世俗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编号:AHSKQ2017D84);;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CX106);;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8081)
作者(Author): 朱曙辉
DOI: 10.16140/j.cnki.1671-5330.2019.04.03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霍美丽.论汉代隐逸文化对先秦隐逸文化的改造与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15(8):154—156.
- [2]朱曙辉.论唐宋隐逸文化的新发展[J].兰台世界,2014(27):42—43.
- [3](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623.
- [4](明)范濂.云间据目钞[A].中华野史[C].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2471.
- [5]李峻岭.希冀道统治统之合膺——康熙玄烨独尊程朱理学的文化探赜[J].满族研究,2001(2):58—62.
-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15—535.
- [7](清)袁昶.西泠五布衣遗著序[A].丛书集成续编(105册)[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