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保障
董士忠;
摘要(Abstract):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现阶段关于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论之争以及对此问题存在的司法困境,主要是由于立法层面制度的不协调造成的。在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争聚焦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实体上是否应当确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其二,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采用什么程序加以保障。立法应当确认刑事被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实体权利和诉权以确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以及赋予刑事被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程序选择权,从而建立程序保障机制。从制度建设层面完善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构,才能正本清源。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程序选择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董士忠;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冷传莉,顾龙涛.刑事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位与救济[J].政治与法律,2006,(5).
- [2]甄贞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3.
- [3]杜迎春.被害人精神损害的救济途经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 [4]张仲麟.刑事诉讼法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25.
- [5]杨立新.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64.
- [6]刘广三,汤春乐.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2000,(3).
- [7]张荣丽.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3,(3).
- [8]郑鲁宁.合并与分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3,(4).
- [9]曲新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J].法学,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