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方神话的差异看中国文化的特质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yths
孙振武;张自慧;
摘要(Abstract):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写照,是初民生活经验和思想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是该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反映了其先民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决定了该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中国神话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化育着中国人的道德人格、精神气质和审美意向。通过中西方神话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伦理、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内在品质之美、崇尚人类和平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KeyWords): 神话;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基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元典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5BZS03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s): 孙振武;张自慧;
DOI: 10.16140/j.cnki.1671-5330.2021.03.01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张国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
- [2]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97.
-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 [4]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93-96 .
- [5]施瓦布.希腊神话与传说[M].楚图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229-231.
- [6]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92.
- [7]季羡林.谈国学[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16.
- ①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并不意味着其中的神话故事是那时才有。其实,这些神话故事的梗概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已代代流传了很久,并被不断地修改,只是最后成书时间是在战国中后期而已,这类似于《尚书》中的一些篇目,如《尧典》《舜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