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拘留中监督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李娜;
摘要(Abstract):
刑事拘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一种暂时性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审前羁押制度中的一种。作为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之一,刑事拘留集中地体现了国家强制力,并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一方面,刑事拘留的合理运用对于控制犯罪嫌疑人、保证侦查程序的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立法规定不完善以及监督机制的欠缺都导致了我国执法实践中出现超期羁押甚至错误羁押的现象,极大地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这不仅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理念相冲突,更违背了宪法中关于保护人权的立法规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立法规定的完善及监督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KeyWords): 刑事拘留;监督机制;构建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樊崇义.正当程序文献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 [2]见刑事诉讼法第61条和第132条。因为新的刑诉法修正案在2013年才正式施行,故没有予以论述.
- [3]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4]周密.中国刑法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 [5]具体参见《刑事诉讼法》第61条和第132条的规定.
- [6]冀祥德.比较法中的羁押制度[J].陈卫东.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 [7]英美法系的逮捕制度分为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两类,以有证逮捕为主,无证逮捕则相当于大陆法系的拘留制度.
- [8]虽然两大法系的刑事拘留制度都传达了制止犯罪这一立法精神,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两大法系的侧重点并不同,英美法系更强调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保护,故无证逮捕制度只适用于个别特殊情况,而大陆法系则更强调刑事拘留制止犯罪、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目的.
- [9]樊崇义,史立梅,张中等.正当法律程序研究—以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 [10]Justice William O.Douglas Comment in Joint Anti-Fascist Refugee Comm.V.Mcgrath,see United StatesSupreme Court Reports(95Law.Ed.Oct.1950 Term),The law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mpany,1951,p.858.转引自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11](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等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12]梁文茜.刑事拘留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
- [13]余澳.关于我国刑事拘留运行现状的实证分析[D].四川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