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振江1999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端木庆山1999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程万寿,王洪林,任明1999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王俊生,朱登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一些人对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原则产生了怀疑,担心这样下去会导致两极分化。作者认为,让一部人先富起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它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1999年01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吕佩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私营经济,也就存在着剥削现象,这是客观事实。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允许少量的私有制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剥削,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1999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李爱芬
奢侈浪费是产生和蔓延腐败的温床,突出表现在吃喝玩乐上。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要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制止奢侈浪费,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制止奢侈浪费。
1999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秦法萍
在分析目前我国国有小企业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建议与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999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张廷文
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设计要以职能化为基础,适当考虑垂直负荷,加强部门及岗位流动;在对部门及岗位特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务要求、强化技能培训;管理层组织设计应充分考虑组织环境、任务特征及员工的个体特点。这对提高组织效率及目前的“减员增效”工作是极其有益的。
1999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范玉锋
考察企业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企业能够存在和发展,从根本上看,不是凭借它的某种外显形态,而在于它所拥有的文化。基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建设企业文化中应予以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1999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郭强,李培科
加强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对于避免重复建设,使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健全投资体制;转变思想,树立“双赢”观念;鼓励跨地区的兼并。
1999年01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吴晓匀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首要生产要素,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的经济形态。由于知识要素具有不可消失性和不断复制性的特点,它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地、跳跃式地超常规发展。
1999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王光甫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下岗待工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富余人员是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用人管理制度过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妥善解决这一带有深刻时代印记的庞大的失业队伍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推进改革、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大问题。
1999年0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张华腾1999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张忠山
本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管理现代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教育管理人员在基础素质上应具有的现代化知识和能力,并突出强调了教育管理者应具有的现代化意识。
1999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郭彦荣,王卫民
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师资培训工作须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办事。通过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经济分析表明:要提高受训者的收益,可通过降低培训总投入,提高投资利率等方法来完成。
1999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张伟1999年0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荆怀福1999年01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朱建录,查凤莲1999年01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桑希君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性评价力量,对人的个体道德、群体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以及道德约束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也即对社会道德建设发挥着普遍有效的独特作用,因此,社会应建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和严明的道德赏罚机制,发挥各种舆论力量的导向作用,以强化其外在约束力,促进人类自身完美和社会道德的实现。
1999年01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王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很大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特.点及应采取的教育措施。
1999年01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郭翠菊
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的特色课,教学现状很不乐观,这直接影响到各级各类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到下一代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和发展,因此,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1999年01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闻素霞,李国庆
本文分析了心理辅导的实质、功能、内容、实施途径和保障系统。强调指出:心理辅导应以发展性和预防性功能为主;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三种内容并举,加大职业辅导的力度;注意搞好心理辅导保障体系建设。
1999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张正君,郭新和1999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袁明杰1999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魏鸿雁1999年01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张红玲1999年01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贾玉红
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听、读、写、说这四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
1999年01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王德广1999年01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苗霞1999年01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李德斌1999年0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郑新娥1999年0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刘峰
高校美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装璜课,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走向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研究消费心理的多重性,使包装装璜课程的“实用性”提高,使培养的学生投入社会工作后,能迅速地将课堂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1999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成瑾,孟丽君
语言文字能力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高不高。衡量英语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是单纯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成绩如何,更需看英语学习者的各项相关素质是否养成与提高。
1999年0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段苏平1999年01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鲍伟红1999年0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曾祥芹
应用文阅读研究不可忽视。与文艺阅读比较,应用文阅读有其自身的特质:①应用文读者有特定的指向性;②应用文的阅读目标在于把握内容、获取信息、指导行动;③应用文阅读的一般过程是“披文→得意→及物”,起.点是感言、辨体,重点是入情、会意,终点是致用、笃行;④应用文阅读释义只能一元化,不能误解、漏解和歧解;⑤应用文阅读的心智素养,注重情绪的自我控制和思维的有轨运行;⑥应用文阅读方法的运用,强调精读、略读、快读的互补效应;⑦电脑文化时代向应用文阅读提出新的技术挑战,必须学会印刷文本和电子文本的双向信息摄取。
1999年0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鲁晓霞1999年01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司晓莉
文章通过对传统发展理论和实践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认为,实现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1999年01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 郭星云
对主体性的研究是主客体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主体性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这两个时期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能动性、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几个方面表现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主体性的历史特点及其发展。
1999年01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郭文献
本文从中西文化传统的比较及科技发展的历史中分析了李约瑟问题,说明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必然的,是由文化传统中科学理性的匮乏决定的。
1999年01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 王素云
反思人与自然的冲突,探究冲突的根源,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致、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对人与自然冲突的认识根源、经济根源、科学技术根源以及国际政治根源做了初步探讨。
1999年01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康华
中庸之道是儒家重要的伦理学说。它要求一个人为人处世、对人对物,既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一切都要做得恰到好处。这不仅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认识和行为的科学。
1999年01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王楠毓
本文旨在论述“龙——由图腾崇拜到皇权象征”的演绎历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说龙作为一种图腾崇拜的原因、过程及龙图腾的形象特征;第二部分在追叙华夏民族融合、形成过程中,说明华夏族的先祖如黄帝、炎帝、颛顼等“人王”就是龙、龙的化身或驭龙的先圣;第三部分是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氏族社会的瓦解,龙逐渐变成了氏族贵族以及后代帝王通天的工具和权力象征的情况、原因及理论依据。
1999年01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刘鸣
书法艺术的审美术质是书法艺术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课题,其本质应概括为:即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观照。“本质力量”是人生命存在的最高命题。书法艺术作为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仅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展示,而且也是对这种“力量”的智能化与情感化的深入的认定,感悟和品味,进而融入审美主体人格之才,然后成为人格“本质力量”的艺术化的表现过程。
1999年01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杨冬艳1999年01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张琳1999年01期 116-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 李凯飞,侯明亮1999年01期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雒保军1999年01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王建辉1999年01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任文喜,王志军1999年01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刘艳君1999年01期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池媛1999年0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李静1999年01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