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政治·哲学

  • 自由:一种评价社会发展的理论角度

    袁初明;

    对社会发展进行评价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价尺度是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来对发展进行评价的,它具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性。而自由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评价发展的角度。

    2008年03期 No.5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论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

    孙锋;

    研究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的提出动因、主要理论以及探索实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秉“性命之情”,求“天下为公”——吕不韦的管理思想

    聂志红;

    探讨吕不韦的管理思想有三个层面。第一,"通乎性命之情"即把握和利用人的自然欲求,是吕不韦管理思想的出发点;第二,"天下为公",即建立一个相互依存、利益共享、和谐共处的组织,是管理的理想状态,实现这个理想的关键是明确"君道"、"臣道",即组织内要合理分工;第三,君主完成"君道",就需要修身律己、尚贤任贤、崇尚德教。吕不韦的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组织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对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培育的思考

    关盼军;

    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民主法治思想、就业与创业思想等几方面的内容。加强大学生和谐社会思想培育,要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教育、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三种途径抓起。

    2008年03期 No.53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中体西用”辨析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赵盛印;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对当今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经济·法律

  • 构建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

    李丽;

    在对行政诉讼建立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主张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确立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要求,并结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就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2008年03期 No.53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电视节目模板的法律保护初探

    李鹏;

    电视节目模板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是电视界和法律界达成的共识。然而具体应该适用哪些法律,却仍然处于讨论之中。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其只能提供部分的保护,故而应当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同时完善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在未来形成一个以著作权法保护为主要手段、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为补充手段的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

    2008年03期 No.53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产权式商铺法律性质探讨

    卜鲲鹏;

    产权式商铺是将大型商场分割成众多小商铺进行出售的。产权式商铺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投资热点。但是,产权式商铺在法学理论中如何对其定性仍然是一个盲点,在立法制度上产权式商铺如何规制更是空白。于是,实践中,对产权式商铺如何进行产权公示和登记成为难题。由此,对产权式商铺法律性质的探讨成为必要。笔者认为,产权式商铺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并且是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的发展。

    2008年03期 No.5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两大法系关于信赖利益保护历史演进之比较

    张占奇;

    保护合同信赖利益历来为法律所重视,在大陆法系国家,它是通过对缔约过失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来实现的,而在英美法系则是建立在"允诺禁反言"规则之上的,两大法系就此问题的着眼点及在信赖利益本身所属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这两种制度的历史演进加以分析。

    2008年03期 No.5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矿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革玲;

    本文从成本——收益,各方利益主体以及"官煤勾结"等三个角度对矿难频发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这对如何解决矿难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图书馆法

    时保吉;

    法律、法规建设是图书馆实行民主和科学管理的根本保证,是图书馆事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图书馆法必须立足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制定图书馆法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最大程度地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以实现我国法律的完美性。

    2008年03期 No.5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与知识产权战略

    曹繁有;

    基于技术落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法律保证。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应包括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观念、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及加强创新型人才及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几个方面。

    2008年03期 No.5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历史·文学

  • 发展洹河大旅游的设想

    张华腾;

    洹河旅游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发展洹河旅游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诸如景点的文化价值及知名度都很高,但区域狭小,过于分散;内容单一,缺少开发性的项目;展出手段落后,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很少;多口管理,宣传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安阳市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由徒步考察的感观,结合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形成了我们发展洹河大旅游的设想,以期促进洹河流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2008年03期 No.53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洹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

    苏新有;

    洹河是历史文化名城安阳的母亲河,洹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和保护措施的欠缺,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梳理一下洹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008年03期 No.53 53-5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洹河源流考

    孙战伟;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田野考察所得到的调研资料,以期对洹河源头和支流的情况进行探讨和考证,期望能够进一步系统地了解洹河流域的水文、地质和生态情况。

    2008年03期 No.5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非宗教运动与洹河流域的社会信仰变迁——兼论革命与民间信仰

    杨涛;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非宗教运动对洹河流域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非宗教运动作为一次思想文化革命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能长久。民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低俗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民间信仰在传统社会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将继续发挥作用。

    2008年03期 No.5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略论北朝时期皇后制度的特点

    郑维维;

    皇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朝皇后及制度显示出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这与北朝政权均为北方少数民族军事贵族建立有很大关系。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贫乏落后,没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又具有北方民族的传统遗风,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要较中原汉族地区女性高,在社会政治生活、家族宗族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北朝皇后与佛教关系异常密切,帝后权力之争十分激烈,同时又出现像昭太后和冯太后那样有才能的女政治家就不足为奇了。

    2008年03期 No.5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浅论曹操性格之演变

    徐永杰;

    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性格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青壮年时期的曹操慷慨通脱,自信机警;老年曹操多忧多虑和孤独谲诈。导致曹操性格演变的既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其自身的矛盾。

    2008年03期 No.5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读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

    晋文;胡小静;

    2008年03期 No.5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语言·文字

  • 刘勰“感物吟志”说与柏拉图“摹仿”说的比较

    刘一宁;

    刘勰"感物吟志"说和柏拉图"摹仿"说处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文明传统中,对它们的异同比较能看出中西文论的基本差异和共同趋向。它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或侧重对主体情感的表达,或注重对客体本质的追寻。与此同时,它们也有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对诗歌和艺术功用的理解,以及它们各自学说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2008年03期 No.53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难得帝王亦情真——解析李煜的情感世界

    李星;

    南唐后主李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虽历经千载却依然广为流传,并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他的词中最为大家所称赏的是其历经亡国之痛后饱含深情的思国念家之作。然而,后人对他的感情词却关注不够,本文从亲情、爱情、思念故国之情这三个方面的词入手解析后主的情感世界,力求贴近李后主的真实生活。

    2008年03期 No.53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平凡中的真情 平淡中的深邃——论梅尧臣的悼亡诗

    陶广学;卢瑞彬;

    梅尧臣的悼亡诗受到了诸多选家的重视,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丧妻之痛、对亡妻的由衷赞美和绵绵思念;其选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于平凡中见真情。通过对其悼亡诗的讨论,能深刻认识梅诗平淡而深邃的艺术特色,也有助于了解具有生活化、家庭化倾向的宋代文化。

    2008年03期 No.53 84-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论《绿野仙踪》的人物形象描写

    刘筠;

    《绿野仙踪》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百川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中描绘了温如玉、周琏、罗龙文、胡监生、苗秃子、肖麻子、金钟儿等众多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作品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一幅幅生活画面,表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与炎凉浇薄的世态人情,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2008年03期 No.53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试析冯至早期诗的青春特质

    岳明杰;王亚非;

    冯至早期诗歌可分为"昨日"时期和"北游"时期。"昨日"时期的作品宣扬"爱"和"美"的思想,同时又有着悲剧性的内涵,这与其时处于青年早期的冯至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从"昨日"到"北游",冯至诗风的变化,也可以看作青年冯至接受"成年礼"的心路历程。

    2008年03期 No.53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对当下欢唱现象的文化解读

    宋阳;

    在当下这样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KTV的经营者立足于自身优势,迎合都市人对文化消费的需要,在休闲娱乐中满足人外化自己本质力量的渴望。作为城市中日益突显的文化现象,对KTV生产者、消费者、及其存在价值的文化解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积极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幽默思维及图形的视觉表现

    董世斌;

    幽默思维能引导人们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展开联想的翅膀去自由的翱翔。其表现手段不断开拓,为图形艺术表现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它是一种高智慧加高情感的艺术表现是智慧与情感的相融。

    2008年03期 No.53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略论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

    朱耀先;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且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视角。文章分别对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进行了评介和分析,并对中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2008年03期 No.53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论应试文本的二次建构阅读

    宋根成;

    应试学生与阅读文本中的潜文本或者空白点之间存在肯定与否定相互作用的定势关系,读者对该文本潜文本或者空白点需要进行二度解码的过程:即语法-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二度完型建构。

    2008年03期 No.5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商务信函中“关于”的翻译

    李东芹;

    运用大量的商务信函翻译实例,重点论述了商务英语中"关于,至于,有关,与……相关,在……方面,就……而言"的英译。

    2008年03期 No.5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赘言“A是A”的认知语用研究

    吴丽丽;

    在借鉴国外学者对英语"War is war"这一赘言结构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Lakoff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为框架来分析汉语这一类似结构的生成与解读机制。分析了判断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并指出这一结构是判断句的非典型性用法,是说话人出于特定的意图而使用的。这一结构在交际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而其会话含义的推导与理解离不开对单个名词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理解。

    2008年03期 No.53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陈华;

    文化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对文化渗透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索,对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008年03期 No.53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

    马海英;

    图式理论是英语阅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一直受到英语阅读领域的关注。正确认识并应用图式理论,有利于英语阅读,并有效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

    2008年03期 No.5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教育·心理

  •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及其教育思想

    李廷军;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在哲学、教育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本文在介绍洛克生平的基础上,交代了他的书信巨著《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了他的教育思想特点,以期对我国的教育有所启示。

    2008年03期 No.53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成人教育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现实意义

    李楠;

    成人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经常被泛化。很多人把成人教育理解成为仅仅是针对成年人的继续教育。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在当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目前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现状,揭示了成人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意义,目的在于为企业中成人教育实践提出建设性方案,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

    2008年03期 No.53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校地合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新探索

    赵青文;

    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地合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有明确的培训宗旨,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和在体验中稳步提高的培训策略,具有主题鲜明,紧扣当地需求;职责明确,地方自主性强;机动的弹性培训方案;灵活的培训场所;注重过程,强调体验中学习等特点。文章根据实际运作情况,总结了其实施效果与意义。

    2008年03期 No.53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王建庄;

    河南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不够发达的内陆省份,面临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等困难,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速度过快等原因,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通过省际比较和国际比较,从理论层面、客观原因和自身条件等方面揭示了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提出了河南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

    2008年03期 No.53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员工的工作特征与组织认同的关系研究

    王静;李永鑫;罗小兰;

    通过对河南地区的511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探讨了工作特征及其各个因素与组织认同的关系。结果发现:组织政治认知与组织认同相关显著,而且工作特征的各个维度对组织认同的各个维度均有较强的预测力。

    2008年03期 No.53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

    赵雅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尤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网络中的负面因素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针对网络环境给青少年德育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需要重新构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德育。

    2008年03期 No.53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和谐社会视角下地方政府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肖绍俊;

    由于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对留守儿童保护不力和体制方面的弊端等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地方政府可以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转变地方官员观念、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改革体制弊端,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来应对留守儿童问题。

    2008年03期 No.5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