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政治·哲学

  •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孔俊安;祁欢;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从哲学的视角透析科学发展观,这对我们理解、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08年06期 No.5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与时俱进

    李瑞君;

    阶级分析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重要分析工具。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不同于前人之处,在于把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用生产的发展来解释阶级起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认为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阶级问题,民族斗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消灭阶级对立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保证。必须摆脱传统的阶级斗争和"左"倾意识形态的话语,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做出新的发展。

    2008年06期 No.5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邓小平发展观的人本向度

    何瑞强;

    邓小平的发展观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协调发展的内容。尽管邓小平的论著中没有"以人为本"的明确表述,但透过其理论视角境域的结构层面,可以发现其内含着深刻的人学涵涉,蕴藏着丰富的人本意蕴,凸显着对人的发展的深沉眷注。研究邓小平发展观的人本向度,对于更好地认识和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06期 No.5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论人文精神与道德完善

    高娜;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是任何人类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在当代,人文精神以其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幸福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怀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套全新的道德观念。

    2008年06期 No.56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儒法专制主义之比较

    汪怀君;汝绪华;

    外儒内法是中国从秦代至清代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统治策略,证明了儒家、法家在维护专制主义的过程中共同发挥着作用。其中二者显现出或异或同的特征。从人性论的理论根据出发,儒家重德治,法家重法治;从宗法人伦的结构基础看,儒家把专制主义置于温情脉脉的人伦情感之中,而法家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慈惠,但并没有否认纲常名教下的人伦;从君民关系看,儒家重民思想原是专制权力题内应有之意,法家则以酷法施民,掌握着民众的生杀大权,维护着君主的绝对权威。

    2008年06期 No.56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秦汉间易学思想史略论

    于成宝;

    《易经》是筮法与思想的融合体,秦汉间的易学发展史是筮法与思想互动的历史。孔子儒学有着坚实的礼乐文化背景,而《易传》哲学则是战国时期礼乐文化被消解时的产物,因其对"天人关系"这一传统论题给予重新而系统论述,完成了先秦儒学对于以天为本体的宇宙论和人性论的构建。西汉董仲舒将人和天的关系推到极致,构建了"天人感应"的新天道,但其并没有完成占验新天道的筮法构建。西汉中后期的官方易学出现一系列对民间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改造运动,最终由孟喜、京房在其新易学的体系内完成了对推演"天人感应"之术的系统构建,由之也形成了"易为经首"的经学局面。

    2008年06期 No.56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

    张娟娟;

    创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周易》中有着深刻蕴含。《周易》中包含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还有对"象思维"的关注使《周易》具备了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从实象,意象到器物的转化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008年06期 No.56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校务公开与高校政治文明建设

    周书勤;

    校务公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但在现实中,校务公开工作还远远达不到教职工的期望和要求,必须大力推进。

    2008年06期 No.56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法律·经济

  • 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宅基地使用权探讨

    张新锋;

    宅基使用权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派生的用益物权。一般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但是,某些特殊非农村集体组织居民因继承、离乡、出国而享有宅基地使用权,有些人在客观上具有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正当性,本文以不改变宅基地无偿取得和禁止出售给非组织成员的现行法律为前提,提出制定合适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完善司法解释,以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利。

    2008年06期 No.5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简析合同法中的违约制度

    阎武;余华;

    传统的合同法观点以公平、诚实、守信为基本理念。而法经济学产生后,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违约制度重新进行分析,得出当履约成本过高时,守约人违约是有效率的。本文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证明有效违约制度的合理性,以利于我国合同法理念的改变,从而达到利用合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008年06期 No.5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论自然资源法在环境法中的凸显

    张辰;

    环境法可分为污染防治法与自然资源法,随着环境法的历史演变和转型,污染防治法日渐式微,自然资源法却在变革中日益强盛。本文通过对环境法等概念的界定,探讨了此种变革的语义基础;通过对环境法发展趋势的梳理,挖掘了该变革的内在动因;通过对自然资源法所契合行为的描述,刻画了该变革的具体表征。

    2008年06期 No.56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论房地产权属登记与房地产买卖合同效力的关系

    董士忠;

    从物权法来看,房地产权属登记仅是物权变动的要件,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从债法来看,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效力只能以合同的生效要件为判断依据,房地产权属登记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不应当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

    2008年06期 No.5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中国式“财产性收入”解析

    牛晓奇;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正确理解这一特殊时期的新提法,充分利用、把握这一政策导向,指导自己的经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财产性收入的概念、意义进行解析,分析了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增收对策。

    2008年06期 No.5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6K]
  • 理性至上主义与刑事司法解释的命运

    刘用军;

    近代的理性主义在限制封建司法专断的进步层面上,也造就了对法典式立法的崇拜和司法机械主义的产生,由理性至上主义排斥法官释法的主体性和法官释法权所衍生出来的司法机械和司法不公日益凸现,加之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兴起所引起的对理性至上主义的反思,欧陆各国立法和司法中理性主义思想的传统垄断地位正趋衰落,反观我国之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解释中的绝对理性主义之盛,并剖析其痼疾,适当调整认识的立场和解释的理念,并实现司法权的归位,不失为及时之需。

    2008年06期 No.56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6K]
  • 论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

    步全赢;

    通过对比和借鉴不同国家宪法修改程序理论成果,针对我国宪法修改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完善我国修宪程序的一些设想。

    2008年06期 No.56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0K]

学苑文摘

  • 中国城市目前环境污染原因

    <正>中国城市目前环境污染严重,有以下几个原因: 1.粗放式发展模式: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

    2008年06期 No.56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历史·文学

  • 东汉皇宫宿卫军士组织管理述论

    张云华;

    东汉时期,为保证皇宫宿卫各部队高效率运转,统治者对皇宫宿卫军士的组织管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注意各兵种的合理搭配;二是强化军队基层组织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三是注重宿卫军士的训练与考核;四是强调分散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这些组织管理措施是为确保皇宫宿卫军充分发挥其宿卫职能的同时,最终实现集宿卫军权于皇帝个人的目的而设的,是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在皇宫宿卫方面的反映。

    2008年06期 No.5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1K]
  • 论晋西北根据地安置移难民的社会效应

    李常生;

    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抗日根据把安置移民和难民作为根据地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项长期而重要政策。这一政策的执行,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繁荣;形成了互助互济的良好社会风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动;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对增强党的凝聚力树立了典范。

    2008年06期 No.56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 浅析西方近现代海权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甘振军;

    海权理论既是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于海权理论往往过于强调其军事意义的一面,实际上,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海权更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概念。本文就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及其演变做一探讨。

    2008年06期 No.5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 日本在晚清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意义

    许宪国;

    晚清教育改革与日本存在密切的关系,改革方向的选择和具体的改革过程,均留下了日本影响的痕迹。日本在晚清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意义,在于它契合了晚清改革的需要,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和桥梁。

    2008年06期 No.56 74-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杨万里序跋文的“定法”与“活法

    郑继猛;

    杨万里的序跋文讲求立意,重视文章的结构形式,这是他散文理论"定法"的很好实践。同时序跋文又有求真、求活的特点,注重诗、文、画的会通,风趣有味,是他"活法"理论在散文领域的实践。

    2008年06期 No.5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3K]
  • 近三十年来刘长卿研究综述

    林珍华;

    近三十年来,刘长卿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从生平事迹考订,到作品整理校注、诗歌风格特征和思想艺术成就探讨等方面,已取得多方面甚至总结性的成果,并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如诗歌与宗教、诗风与意象和意境、诗风与诗人心态等等,反映了学术界对大历这个渐变时期的重视,以及刘长卿在大历诗坛的重要地位。对其"五言长城"加以审视与肯定的同时,突出其五律在唐诗律化进程中的承前启后的诗史地位。

    2008年06期 No.5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 熠熠生辉的民族化精神——论“五四”乡土文学的文化形态

    宰艳红;

    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五四"乡土文学流派,是新文学第一个成形的现实主义流派。该流派身上不仅集中体现着"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精神,洋溢着走向现代的人性之光,而且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借鉴并消融外来文化,形成了坚实的格调和浓郁的民俗化及地域风情特色,再加上作品中渗透的悲剧意识和忏悔意识,构造了独特的民族化精神。

    2008年06期 No.56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三色》中的后女性主义

    何李新;

    《三色》系列塑造了不同的女性生存姿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多米尼克和瓦伦蒂娜各自代表了想像界中的自恋女性、象征界中的菲勒斯女性和实在界谜一般的女性,展现了女性主义历史发展中对女性主体的渐进探求。电影因此揭示了后女性主义语境中真正女性主体的生成之路。

    2008年06期 No.5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8K]
  • 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评述

    黄运亭;梁红艳;

    《哈利·波特》作为文坛的一本畅销书,风靡全世界,反映了现代多元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代表了后现代文学的一种潮流。本文从文学批评、文化人类学、创作原型和人的"异化"几个层面对近十年《哈利·波特》研究做出评述,探讨了《哈利·波特》的文体界定、叙事艺术和文化"寻根"等问题。

    2008年06期 No.5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语言·文字

  • 翻译单位——动态的语篇单位

    杨朝军;

    关于翻译单位的讨论由来已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般集中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之间。本文认为翻译单位其实是语篇单位。因此我们应该动态地使用翻译单位的概念,即在不同的语篇层级中因人而异地找到适合译者的最具操作性的翻译单位。

    2008年06期 No.5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1K]
  • 诗歌隐喻类型及其功能

    王志坚;

    诗歌中的隐喻丰富多彩,但过去的研究多从修辞等层面着手,这种方法限制了研究的立体性、系统性。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相结合,对诗歌隐喻类型及其功能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将诗歌隐喻分为语音隐喻、词汇隐喻和诗形隐喻三种类型,并分析了其在诗歌中的功能问题,从而解决了传统上划分的零碎和不一致现象,为进一步全面系统研究做好铺垫。

    2008年06期 No.5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

    张严;

    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教师应采用文化剖析的方法传授篇章、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文化的差异,加强文化意识。

    2008年06期 No.5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3K]
  • 有关外语专业课堂中母语教学的调查

    段帆;杨桂洪;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习得目的语的重要来源,如何合理地把握目的语与母语教学的尺度,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外语专业基础课的实际课堂观察和对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教师使用母语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

    2008年06期 No.56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 浅谈英汉翻译中重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陈良;

    翻译的过程不仅涉及语言问题,更涉及文化问题。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成功与否。本文对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词汇、思维方式、社交习俗和宗教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一一探讨,从而证明在翻译过程中正确有效地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2008年06期 No.56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 对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陈蔚萍;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外语教学资源库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建设过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资源库的现状为依托,在探讨外语教学资源库模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08年06期 No.56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从目的论角度探讨文学方言的翻译方法

    张帆;

    方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这是因为方言成分在作品中不仅传达了一定的字面意义,而且通常还有着相当重要的文体功能。"方言对译法"和"口语体译法"是两种经常被讨论的方言翻译方法。通过在德国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分析这两种方言翻译方法,对比得出,就英语文学的汉译而言,使用汉语通俗表达法应是比较现实的方言翻译方法。

    2008年06期 No.56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心理·教育

  • 身心和谐问题浅析

    马广先;

    身心和谐问题:一是身心和谐问题及社会意义;二是身心和谐路径分析;三是身心和谐外在文化环境。认为,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抑制身心分离,实现身心和谐是至关重要的。从身心和谐的路径选择分析,要达到身心和谐境界关键要立"四心",即立充实之心、立诚实之心、立慈悲之心、立感恩之心。当然人的身心和谐的形成除了主体自身的内在修养外,更须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撑。因此在积极倡导身心和谐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和谐文化建设。

    2008年06期 No.56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 浅谈大学生心理社团的作用与构建

    程明莲;徐学智;

    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构建,各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8年06期 No.56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 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辅导

    房艳梅;

    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促进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应互相配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008年06期 No.56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运用

    李文英;

    案例教学法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它目前在营销学课程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其在营销学教学中的意义和目标、教学案例的选择及案例教学的过程与管理等问题。

    2008年06期 No.56 136-13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石展望;谢湜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以及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调整培养目标、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办学特色,促进国际间交流合作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8年06期 No.56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书刊文摘

  • 改革开放: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叶帆;

    <正>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要求变化,追求变化,促成变化。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又不是一切推倒重来。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强调了这"另一方面":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

    2008年06期 No.56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时事摘录

  • 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最大考题

    李旭章;

    <正>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重大影响的一个明显表现是,

    2008年06期 No.56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社会·文化

  • 十七大报告对拓展当代大学生修养内容的启示

    郑俊丽;

    十七大报告对拓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使人们得到许多重要启示,新世纪青年一代应当并且必须加强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时代精神的修养。

    2008年06期 No.56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的作用

    王宝玲;

    作为反映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和窗口,高校学生社团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和骨干力量。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创新思路,明确对策,全面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2008年06期 No.56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当代中国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的现状特征与趋势

    马特;

    伴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基督教在大学校园里正隐秘地发展着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大学生基督徒具有起点高、组织形式社团化、流动性强等特点。拥有知识和活力的大学生信徒,正在成为我国基督教群体的新兴力量。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宗教政策的教育,避免他们卷入非法的基督教和邪教活动中。

    2008年06期 No.56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 浅析博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马晓代;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个性化的网络个人信息管理工具,开启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发展的新的篇章,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从博客的特点入手,分析博客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来的机遇与挑战,探寻在博客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08年06期 No.56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论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途径

    薛冬梅;

    "形势与致策"课是高校"两课"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程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增强该课程教学实效性所必需的三个方面,即:准确把握课程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

    2008年06期 No.56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书刊摘录

  • 身份和贫富的社会变迁

    李强;

    <正>从社会学角度看,改革最主要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改革外在表现是经济发展、城乡面貌更新,而意义更深远的内在变化是,人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生活观念变了。

    2008年06期 No.56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