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政治·哲学

  • 思想政治教育扬溢人文精神的人学依据及进路

    李岩;

    从人性、人的本质入手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扬溢人文精神的依据是坚定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的观点以及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发展路向的必要理论前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然来看,存在着偏重人的精神属性而轻视人的自然属性,偏重培育人的社会属性中的阶级性、政治性而轻视社会属性的其他方面,以及对人的精神属性的整体观照重视不够的情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来看,全面发展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才能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上述两方面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扬溢人文精神的人学依据。基于此,观念上确立尊重、引导、发展人性及人的需要的思路,实践上注重培育人的主体性并促其健康发展,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扬溢人文精神的基本路向。

    2015年03期 No.9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近十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基于新媒体的视阈

    范益民;

    本文就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综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研究范式上从侧重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学科支撑上从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向大众传播学、心理学转变是未来研究的趋向。一言蔽之,围绕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尚处于"破题"阶段,提升研究的空间仍然很大。

    2015年03期 No.9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牛晓玉;

    本文以高校德育工作为研究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融入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文章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困境和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时代困惑,进而探寻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校德育工作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渠道和途径,并针对如何塑造具备传统文化观念和素质的高校德育工作骨干队伍提出了具体建议。

    2015年03期 No.9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学之源

    杨想姣;

    本文通过把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和儒家传统文化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和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寻找理论的源头活水,以使其深入人心、贴合大众,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03期 No.95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后现代主义文化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张明;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是伊格尔顿在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所做出的批判性论证。文化领导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在政权上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合法化的重要方式。伊格尔顿在书中对"历史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论调的批驳旨在通过文化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领导权需要在批判中坚持,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武器;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生命;需要在发展中坚持,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动力。这正是本书对我国的指导意义所在。

    2015年03期 No.9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法律·经济

  • 论亲子诉讼中的证据协力义务

    宋汉林;张亚茹;

    亲子关系诉讼中,当无其他证据证明时,则需不负证明责任一方履行血缘鉴定协力义务以解明事案。然血缘鉴定协力义务之履行,亦存在发现案件真实与社会伦理维护、当事人名誉权与亲权、父母利益与子女利益之冲突。我国立法规定了亲子关系诉讼中的证据协力义务,但仍显粗疏。血缘鉴定证据协力义务之具体化,应适当扩张证据协力义务之主体范围,审慎进行利益衡量,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鉴定援助,禁止当事人自行委托血缘鉴定,保障证据协力义务人之程序权,还应赋予法官就证据协力义务失当履行之法律效果为多元选择之裁量权。

    2015年03期 No.95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论领导干部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以法治建设中的社会角色为向度

    董士忠;任宗堂;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建设目标。在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领导干部处于"关键少数"的地位,扮演着法治中国的领导者、建设者、执行者、宣传者的社会角色,肩负着全面建成法治中国的历史重任。

    2015年03期 No.9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海峡两岸婚姻冲突法比较研究

    陈洪娇;

    对于涉外婚姻冲突法的规定,海峡两岸存在相通之处,即都以"当事人属人法"原则为主,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辅。同时,两岸的规定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涉外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适用上,台湾地区的规定采用了"区别制",而中国大陆为"同一制";其二,在涉外离婚关系的法律适用上,台湾地区没有采"分割制",而中国大陆采分割制。其三,在属人法的认定和适用顺序上,台湾地区立法中属人法指"本国法"和"住所地法",中国大陆的规定中属人法则为"经常居所地法"和"国籍国法"。

    2015年03期 No.9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黄陈刘;张晓;

    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寿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根据河南省1990-2013年寿险保费收入及相关数据,以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寿险需求的增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平均家庭人数、老年人口抚养比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短期内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增加人们的寿险需求,寿险公司应当回归保障本位,推出适合老龄化的年金保险以及生存保险产品。

    2015年03期 No.95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试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黄兢;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东莞作为珠三角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离不开高等教育的积极影响,本文以东莞在校生最多的高校—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研究了东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即东莞高等教育为东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同时东莞高等教育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015年03期 No.9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

    刘君;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尚处在规范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资金短缺尤为突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远远不能满足,必须构建以合作金融为原始发展动力,商业性金融为持续发展动力,政策金融为辅助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撑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03期 No.9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述评

    郝祎娜;陈莉莉;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开发价值。本文从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文化资源的开发、红旗渠与地方文化、红旗渠资料的充实完善等方面对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015年03期 No.95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殷商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胡洪琼;

    殷商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但它的旅游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提出适宜的发展战略。挖掘殷商甲骨文文化、器物文化、建筑文化、周易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扩大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将殷商文化做成河南旅游文化的优势产业。

    2015年03期 No.9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历史·文学

  • 略论北方青瓷的变迁——以钧窑为中心

    唐涛;韩严振;

    中国古代青瓷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青瓷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在青瓷史甚至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窑址出土的青瓷产品的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探讨,并以钧窑为中心,列举了钧窑的烧制年代、窑炉、产品、制作工艺、钧窑窑系的形成等多个方面文化面貌,以此讨论北方青瓷发展变迁过程。

    2015年03期 No.95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从“淮南三叛”看魏晋之际忠君观念

    李孟圆;陈思瑞;

    忠君观念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一直得到统治者以及士大夫的格外强调。虽然自党锢之祸后,士人心中的忠君观念开始动摇,但是西晋以前,士大夫们依然恪守着"忠君"观念,即使在动荡的三国时期,忠君观念亦影响深远。而西晋以降,忠臣寥寥,弑君篡位者更是层出不穷。若以忠君观念的变化为解释问题的切入点,魏晋之际的"淮南三叛",则是导致忠君观念进一步淡化的直接原因。

    2015年03期 No.9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北朝后期河南佛教研究——以弘法中心、译经、学派为中心

    高慧;

    河南地区地处中原,得地利之便,自两汉开始就较早地接受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地区率先成为内地佛教的发达地区之一。对于北朝后期河南地区佛教的发展状况,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从僧人和寺庙分布状况来探究北朝后期河南地区的弘法中心;其次对这一时期河南地区高僧的译经状况进行总体分析;最后对北朝后期河南佛教的学派发展状况进行考察。

    2015年03期 No.9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党对毛泽东思想认识的历史轨迹

    曲星颐;

    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演进的历史过程。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权衡和全面比较,逐步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瓦窑堡会议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深入探讨和精密斟酌,逐步选择了毛泽东的政治路线;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多次交流和统一思想,逐步接受了毛泽东的思想路线。

    2015年03期 No.9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造宋”功臣后代在南朝的仕进研究(五)

    刘玉山;

    到了萧梁时期,高门出身"造宋"功臣后代即便如琅邪王氏也都内敛,以谦退自处,他们多以门第与自身的敦质而平流进取,缺少了宋、齐朝琅邪王氏追随建国的冲力,但"造宋"功臣后代中的文义之士往往显贵。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以及大批追随自己的亲信大都是寒门出身,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模式也使得"造宋"功臣后代很难像齐、梁二代的建立者与他们联系与交往,能够有多名新朝元勋出现,本文则就上述问题展开了论述。

    2015年03期 No.9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官箴王阙”传统与扬雄箴文

    赵俊玲;

    在周代,"官箴王阙"是一种政治制度,或太史令百官作箴,或专司箴谏之官作箴,箴文既成之后,由常在君主之侧的乐工"诵"于王耳。周代而后,"官箴王阙"成为一种历史传统,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未衰败过。扬雄的箴文是"官箴王阙"传统中产生的代表性作品,其箴诫对象是君主,而非今天一些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百官,这可从扬雄箴文创作的初衷、模仿的对象、后人续补时进行的说明,以及文本本身的解读、扬雄箴体与辞赋的联系等等诸多方面得到确切证明。

    2015年03期 No.95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花园空间与屋子空间——从文学空间的角度试析巴金“激流三部曲”

    付龙;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在两个空间场所中:花园、屋子。这两个空间场景不仅是小说中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的场所,还是具有确定含义和主题的文化场景。本文正是想通过解读上述的两个空间场景在小说中的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空间意象,来探究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空间:花园空间、屋子空间的空间隐喻,并试图对小说中空间问题进行解读。

    2015年03期 No.9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明星夏梦的形象塑造

    陈煜;

    夏梦,为香港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影星。自1951年《禁婚记》一炮而红以来,步步为营,逐渐成为"长城长公主",她所接手的影片大多是制片精美,班底一流,甚至可以说是为她量身定制的。因此,夏梦在主演的影片中不仅是女主角,更是整部影片的主角,她的银幕形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香港左派电影对女性的建构与想象。

    2015年03期 No.9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传统宗族观念的文化审视——以《秦腔》中的夏天义、夏天智为例

    刘煜;

    传统宗族观念在势不可遏的现代化浪潮中分崩离析,既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古老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阵痛。贾平凹的《秦腔》从文化反思的角度深入揭示了长期存在于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宗族观念,传达出作者对于转型时期乡土中国的忧患意识。

    2015年03期 No.95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游吟诗人”的呐喊——析意大利剧作家达里奥·福的《不付钱!不付钱》

    肖振艳;

    达里奥·福是意大利著名剧作家、演员兼导演,《不付钱!不付钱》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不付钱!不付钱》虽然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但绝不是政治口号的图解,也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在这里,达里奥·福发挥过人的艺术才能和喜剧天赋,把滑稽、幽默、讽刺、荒诞与夸张融于一炉。

    2015年03期 No.95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重读《弗兰肯斯坦》

    林映春;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女性哥特小说。传统的女性哥特强调男女的二元对立,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而后女性主义哥特突破女性哥特对父权的批判,默认男女性别平等。笔者从后女性主义哥特的视角来探讨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及两性关系。为两性关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同时赋予了这部经典的女性哥特小说全新的现实意义。

    2015年03期 No.95 106-10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一切从蓝色开始”——论李钢的军旅诗歌

    罗玲;

    李钢是重庆新诗发展史上的先行者,他的诗歌开创了重庆80年代诗歌的风貌,引领了全国新诗的风潮。以海上风景线,海军形象,海军日常生活为中心建构的军旅题材诗歌在他的笔下具有了生命意识。李钢诗歌中语词的陌生化,也赋予了诗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5年03期 No.9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语言·文字

  • “抱薪救火”的“抱”释义平议

    周掌胜;王鹤;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抱薪救火"的"抱"字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新说,认为"抱"通"抛",抛掷义,"抱薪救火"就是抛掷柴草救火。这种观点不仅流行于学界,而且进入了部分词典。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的全面考察和分析,认定新说难以成立。

    2015年03期 No.9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现代汉语“数词+名词”的事件语义及名词研究

    王冬芝;

    现代汉语"数词+名词"结构作宾语时可扮演受事、工具、施事等多种语义角色。与受事宾语相比,"数词+名词"充当典型的工具宾语时,不能添加名词作中心语构成"数量名"结构。充当工具宾语的"数词+名词"能跟动词、补语、状语等语法成分组合表达事件,其事件语义为:A运用某工具或器官发出某种动作产生作用于B的"力",B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性质或状态变化。该结构是否表达事件,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事件的核心语义要素(变化)。

    2015年03期 No.95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汉字词频与客观口语词汇获得年龄关系的研究

    孙娜娜;

    词汇获得年龄和词频对词汇加工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选取551个音节的同音最高频词、同音中频词和同音最低频词作为调查词汇,让0-4岁幼儿的家长从中选取其孩子在该年龄阶段获得的词汇,收集AoA数据。根据调查结果探讨汉字词频和客观AoA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客观AoA和词频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但并不完全一致。此研究结论可以为心理语言学研究实验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2015年03期 No.9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高级英语课堂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田灵枝;汪承平;

    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弱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从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调查着手,通过分析现状调查所得出的数据,系统了解英语专业学生缺乏质疑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高级英语授课方法的改革来改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弱的现状,为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撑。

    2015年03期 No.9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教育·其他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导向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杨新新;刘晓玲;

    结合安阳师范学院实践探索,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导向问题,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过程、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2015年03期 No.95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中的课堂冲突分析

    杨永明;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为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是生动的、蕴含着"个性需求"的交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主体间性、生活世界、言语效用等交往活动中各环节和构成要素的缺失与扭曲。

    2015年03期 No.9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何恩贵;

    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数字化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为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文章从信息化的认识入题,对河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信息化建设战略等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2015年03期 No.95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穆冬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主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契合点、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形式延伸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增强传统文化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能量的发挥。

    2015年03期 No.95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谈中国书法的审美特征

    李春艳;

    书法这样的艺术形式,最典型地表现了东方人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我们可以称其为道化精神。在由"形象"到"神采"这一漫长的历史嬗变中,书法接受了中国历代思想家、学者、书法家们的无数次的思考与实践,被注入无穷无尽的智慧与玄妙之道,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表现的艺术形式。

    2015年03期 No.9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关于科学精神的思考

    刘炜;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与反映的理论知识体系,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科学知识的体系性,科学活动的创造性,科学活动主体的演进性,"科学"内涵的统一性。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养成的一种思想品质,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为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也包括奉献、敬业、协作等方面带有普遍价值的人类精神。弘扬科学精神,进而与反科学、伪科学作斗争,用科学战胜迷信和愚昧,对于青少年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5年03期 No.9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王彩霞;王景顺;李淑艳;

    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兴起,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基本定位和目标,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结合地方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探索了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3+1"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

    2015年03期 No.95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日本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郑英兰;

    日本图书馆界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把握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对象。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日本高校图书馆制定了详细且具可操作性的危机管理方案。目前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表现出了在图书馆危机管理概念中忽视人为因素所引发问题的狭隘性。国内各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方案,以便对其相关实践进行指导和规范。

    2015年03期 No.95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