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衬平;
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但因红色文化发展顶层制度设计乏力,红色文化建设出现形式化、空壳化以及红色文化表达危机,红色文化的道德滋润功能受到了严重制约。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政府应有的放矢,以青少年为道德培养对象,坚持务实原则,树立文化治理理念。另外,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还应加大修渠文物保护和史料整理工作,使红旗渠精神研究、研讨会机构化、制度化,从而夯实文化根基工程。
2018年03期 No.11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杨东;陈依依;李丹;
当今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聚焦于企业基层管理者,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领导风格情境,研究领导风格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变革型领导环境下,企业基层管理者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交易型领导风格下的正确率。除此之外,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下,文本式原型启发材料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图片式材料下的正确率;而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下,正确率无显著差异。
2018年03期 No.11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郑丹丹;
自媒体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公众对基层政府信任度降低,导致其极易滑入"塔西佗陷阱"。为摆脱"塔西佗陷阱",基层政府可通过理念转变、信息公开、本领提升与环境重塑等方式来实现善治的目标。
2018年03期 No.11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董士忠;董夏馨;
公共资源是社会成员共同发展的基础,公共资源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共资源如果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公地悲剧发生。公地悲剧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难题之一,公地悲剧治理模式正在从单一主体治理模式向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演化。我国在国家治理模式转型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管理和公共资源公地悲剧的治理,需要在充分发挥政府治理模式的主导作用、培育社会组织发挥自主治理功能、制定和完善公地悲剧治理法律法规并加强制度供给等方面做出努力,采用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各种治理模式的优势互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8年03期 No.113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夏晗;
本文通过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间具有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能够负向调节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当股权集中度过高时,股权制衡度对其负向影响有抑制作用。制度环境能够负向调节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好的制度环境会抑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者持股比例过高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由此揭示了制度环境、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
2018年03期 No.113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林志友;邱婷;
建设特色小城镇日益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模式。河南省特色小城镇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既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实挑战,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自然生态方面,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仍在继续,传统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已经凸显;在人文生态方面,对小城镇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且保护不力。要改善河南省特色小城镇生态发展的现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特色小城镇生态经济;必须增强生态意识,培育特色小城镇生态文化;必须创新生态治理模式,科学打造特色小城镇。以此促进河南省特色小城镇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018年03期 No.11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马宁;
自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微信以来,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使用人数迅速上升,短短几年时间使用人群已达到10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形式。在微信传播的同时,利用微信进行网络传销的犯罪行为也随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新型的网络犯罪。较于传统网络犯罪而言,利用微信进行网络传销犯罪更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并迅速扩张。微信传销犯罪对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给公民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更对公安经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应尽快就微信传销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侦防对策。
2018年03期 No.11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牛晓旭;孙军凯;
曹操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被严重妖魔化的历史人物之一。宋元以来,无论是在戏剧舞台上,还是在文人墨客笔下,曹操都是一个十足的奸臣形象,其"白脸奸臣"的形象也逐步为世人所接受,并且广泛传播开来。曹操这样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何以被如此颠覆?不妨对曹操形象妖魔化的过程加以探析,希冀能够为研究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历史现象时提供一种思路或思考,并以曹操形象演变为例,窥视历史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多样性与随意性交织的基本特征。
2018年03期 No.11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刘惠;杨秀英;
弘治元年(1488年),董越与王敞出使朝鲜,并作《朝鲜赋》记载出使始末。此时的中朝交流迈入了一个平稳期,不同于彼时宦官出使的索求无度,董越等文官的清廉出使受到了朝鲜方面的友好接待。使臣记载了出使期间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及文化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所见所闻。两国之间虽有语言交流的障碍,但朝鲜方面依旧遵守礼仪秩序,表达了对明朝"宗主国"的尊重。在经济贸易方面,贡赐贸易组成了双方贸易的主要通道。在文化习俗方面,存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2018年03期 No.11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郝飞雪;
推进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河南大运河沿线城市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河南各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建设全国重要文化高地具有战略意义。面对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境,可以从设立责任机构和长效协商机制、强化学术研究工作、加大环境景观建设力度、引导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示范区等方面着手。
2018年03期 No.11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鲍君惠;
从西天而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以及作为正统思想的儒教,在嵩山这一区域内长时间和谐共处,广泛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促进了自身的发展,繁荣了学术,推动了禅宗、天师道、理学、孔门禅、全真教的传播。"天地之中"观念的强大文化凝聚力成就了儒释道三教的兴盛,是嵩山三教发展的外在物质支撑和精神力量。
2018年03期 No.113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申慧萍;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有限的篇幅中多次论及陶渊明与谢灵运,认为陶诗质朴自然,不过分雕琢,有汉魏古诗的混沌气象和建安风骨;谢诗精工,可以句摘,彻首尾多对句,人工痕迹重,故而谢不及陶。严羽对陶、谢的评价以及论二者之优劣,既吸收了前人和时人的观点,也有自己的取舍和判断,反映了其"自然""高古"的审美理想。
2018年03期 No.113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马若晗;
历代评词,"俗"似乎已经成了柳永词的代名词,但不同时代"俗"之涵义也不尽相同。北宋人批评柳永词俗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词多以地位低下的歌妓舞女为描写对象,但南宋人注重从整体来看,认为柳永多写艳词实为靡俗;在"以诗为宗"的北宋,柳词直白浅露毫无诗之"隐喻感",但南宋强调词有别于诗,要求词不仅言情更要言志;北宋看重的带有曲调的词作于南宋只剩音律和歌词,将词看作音乐文学还是曲子词来评析是有差别的,也导致了论"俗"内涵的改变。
2018年03期 No.11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高强;
新感觉派作家热衷于描写都市人的洋式装扮,分析他们笔下的洋装书写,能够更加完善地认识他们在半殖民都市中的身份认同。首先,新感觉小说中的人物身着时髦的洋装,纵情于洋场之中,看似光鲜艳丽,却处处透露出一种颓唐和孤寂的心绪,因此他们在半殖民都市中摇摆不定。其次,新感觉小说中被洋装包裹着的摩登女郎对男人们极具诱惑力,但是男性在女性的沉迷中又处于弱势地位,由此又折射出半殖民都市的男性身份危机。最后,新感觉作家在作品中对于洋装在内的西洋事物的迷恋,以及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特别是衣着的竭力洋化行为,又表征着他们文化身份的暧昧性。总之,通过解读新感觉派的洋书写,其三重摇摆并明显有所倾斜的身份认同便展露无遗。
2018年03期 No.113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杨朝军;
传统观念认为,所谓杂糅隐喻不过是话语不连贯的代名词,因而关于其研究的著述较少。Gibbs的新书《隐喻杂糅》集杂糅隐喻的最新成果,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从认知、语用、语料库等方面对杂糅隐喻进行了探讨,并雄辩地说明,杂糅隐喻是一定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按照最佳关联的原则所进行的必然选择,其本质是概念隐喻,其语用含义是本体和喻体不同侧面被激活而产生的涌现效果。
2018年03期 No.11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张娜娜;
生成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将中介语的本体作为研究的中心。随着特征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探究的重心则从中介语语法知识的静态表征转向了中介语句法特征的动态发展。相关特征习得的实证研究需要我们用科学的依据、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的角度、去考量二语特征习得过程。中介语语法不是一语"完美语法"比照下的残次品,而是正常的自然语法系统;不是形态描写层面下的断简残编,而可能是UG、一语迁移、二语特征值等相互竞争中的渐进发展。特征习得的实证研究的展开将有助于中介语研究的深入探索,并为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2018年03期 No.113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杨帆;
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一门跨学科理论,为研究翻译学及解释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翻译学角度解读《飞鸟集》的两种汉译本,比较分析郑振铎的译本与冯唐的译本在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上的得失,对于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3期 No.11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陈柯言;
属于晋语区的安阳方言中人称代词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人称代词复数标记与山西南部情况大致相同,有类似于"们"的复数标记"都",但没有"们",而且"都"只能附着在"俺"、"咱"、"恁"、"iε42"、"他"、"谁"等人称代词后,组合功能相对单一、相对较弱,且其组合形式、使用频率有差别。
2018年03期 No.113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寇佳;
委婉语这一概念是由拉科夫于1972年率先提出的,其主要语用功能就是在言语中使事件变得模糊,起到调节作者和读者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在拉科夫提出并研究委婉语之后,弗雷泽等一大批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使得这一概念变得越来越宽泛。普林斯等学者最早将委婉语分为近似型和庇护型两类,休伯勒区分出了保守陈述和委婉语,海兰德则把委婉语分为内容导向型和读者导向型两类。
2018年03期 No.113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郭翠菊;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改革,以构建高校和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教育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以教学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真题真做,努力克服当前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虚浮,将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深度融合,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及其合作学校的共同进步。通过精心设计和运作,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改革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案例。
2018年03期 No.11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刘朴兵;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偏重于对中国史、政治史、近代史的考查,试题具有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选择题知识点覆盖面宽,但相对容易;非选择题多为材料解析题,稍微偏难。非选择题之间的难易度、区分度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结合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际,建议高中历史教学应提醒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审题作答能力,强化学生信息提炼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2018年03期 No.113 95-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温爱玲;王国印;
"3+1"教学模式是安阳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一次尝试,以期解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本文主要探讨该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需要遵循的原则,以确保此模式的实施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最终实现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2018年03期 No.113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张向荣;
文章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坚持"立足交通、突出特色、强化素能"的办学理念,以"交通"为特色这一原则为指导,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突出特色、重在实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一套应用型MOOC课程体系,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加大交通环境类设计课程的比重,优化原有的课程结构,建立MOOC课程设计与创新创业结合的机制,进行应用型本科综合改革实践研究,培养现代新型应用型环境设计工作者。
2018年03期 No.113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张建国;王宝玲;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已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和必备方式与途径。为了使中学心理健康课程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确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正确发展,本研究对当前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现状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2018年03期 No.11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刘晓玲;
随机选取某小学的120名小学生,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小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特质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小学生孤独感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差异检验显示: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维度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质维度中的精神质对小学生的孤独体验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内外向性与小学生孤独感呈负相关。
2018年03期 No.113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赵东升;
幼儿园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新入职教师的师德状况更是非常值得关注。作为实践研究的基础,我们从职业体验、同事关系、家长工作、师幼关系、专业技能五个方面对幼儿园新教师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当前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成长状况,为加强师资建设和师德培养提供策略建议,也为相关实践探索提供依据。
2018年03期 No.113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杨璐;丁毅仁;颜威;
互联网发展孕育的互联网思维对当今高校的思想文化传播体制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文化传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希望为高校思想文化传播体制的建设提供指引。
2018年03期 No.11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张凌寒;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通讯工具的不断改进,互联网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高校学生群体。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选择困难,形成种种新的道德问题,甚至产生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其中最典型的即为网络暴力。防范大学生网络暴力必须立足于开创高校德育建设的新模式,从学生主体出发,加强道德自律,同时健全完善网络法律法规,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改进高校网络德育工作,切实减少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2018年03期 No.113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唐睿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国上下创业热潮的来临,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成功获批创业教育二级学院。通过学习和分析国内外创业教育知识理论和成功经验,对现阶段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软件学院当前的发展状况,建立了"提出一种理念,建立一个模型,遵循两种机制,找准三个基点"的大学生创业项目"1123"预孵化成长模式。将"1123"预孵化成长模式运用在我院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助力创业教育二级学院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
2018年03期 No.113 124-12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 屈鑫涛;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实践性。审视当前课程教学模式开展的情况,仍存在教学内容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片面、教学管理不健全及大学生自主学习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改进措施,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2018年03期 No.11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王一方;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目前,由于孤独症病因不明,临床上缺乏治疗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多以教育干预为主。本文以0~6岁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观察其课堂表现,家校合作,有的放矢地运用多种干预治疗方法,力求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以促进其健康成长,融入正常生活。
2018年03期 No.113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乔建功;乔自姣;
本文以大量史料为依据,以时间顺序为轴线,展现出苏东坡归葬郏县前后的一幕幕画卷,比较接近历史地揭示出苏东坡葬郏县的来龙去脉,从而较好地疏通了有关文献史料的抵牾和存疑,使之得到相互印证。
2018年03期 No.113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邱胜利;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内部的发展或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与其他民族的接触等而引起的族群文化的改变。河南省蒙古族丧葬习俗的变迁正是在中原地区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在与周边汉族长期交往、交流、借鉴的过程中,而发生"结构——模式——风格"的改变。这种"由表及里"的变迁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河南省蒙古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积淀。
2018年03期 No.113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杜静歌;
本文以笔者工作的安徽工程大学体育表演专业为例,通过分析芭蕾形体训练课程的目的意义、芭蕾形体训练与拉丁技术动作的关联关系,及学生在拉丁舞技术动作中芭蕾形体的基本情况,探寻芭蕾形体训练对拉丁舞技术动作渗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旨在解决拉丁舞技术动作练习中的诸多困惑,为拉丁舞的发展提供理论帮助和实践方向。
2018年03期 No.113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谢蕴;
文章基于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东北沦陷纪实.九一八周年痛史》的修复实践,分析我馆馆藏民国文献的破损成因并结合修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对民国文献修复理念的取舍、修复工作的程序与技术进行探讨,总结修复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提炼民国文献修复工作的特点,并对民国文献修复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新思考。
2018年03期 No.113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范秀萍;
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合到分的过程。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客观上要求博物馆与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本文从馆藏资源互补、硬件设施共享、数字资源共建和科学研究合作四个方面对城市博物馆与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合作进行了探索,以期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03期 No.113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