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杨洁;
在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并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新的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源起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坚守,铭刻了中华文明的烙印,包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的独有情怀。新征程上,弘扬教育家精神需在理解教育家精神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从情感上促进教师乐教爱生情怀,从意志上锤炼教师的风骨品质,从行为上强化教师的使命担当,使教育家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5年01期 v.27;No.153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闫少静;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筑牢新时代新人“魂脉”和“根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这一融入过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的方法论、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等三大基本原则,通过引领性融入、研究性融入、浸润性融入、互动性融入四种主要方式,采取组建精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教师队伍、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搭建多元融入平台、以新兴数字技术为支撑革新融入方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把握融入内容、以校园文化为核心营造健康的融入环境等五方面具体措施,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系统。
2025年01期 v.27;No.153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彭煜晗;
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经济逐步迈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收入分配状况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社会产品丰富、部分劳动者收入份额减少、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由于人工智能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资本增殖逻辑会导致人工智能作为物化劳动与工人相异化,通过技术偏向性引发岗位替代挤压劳动者。只有通过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等方式,才能够有效缓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者收入分配的诸多不利状况,以资本主义国家为鉴,推动我国向着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迈进。
2025年01期 v.27;No.153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高婴婴;
“大思政课”建设涉及多元主体、各项资源,需要构建协同机制来推动。完善“大思政课”体制机制的建设是办好思政课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抓手。新时代“大思政课”体制机制的构建要以制度保障为基础,打造“大思政课”队伍体系、完善联动机制、优化评价机制,实现规范育人、科学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开展,积极构建新时代思政教育崭新格局。
2025年01期 v.27;No.153 61-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 刘训智;辛世成;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因对于生命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彰显,基因人格权的提出十分必要。基因利益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利益亟待保护,且人类所掌握的基因技术已经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自然人的特定基因,如不预先进行立法规制,一旦滥用就会存在较大风险。文章阐释了基因人格权的内涵及其特点,梳理了基因人格权的子权利,结合现有的法律规定给出了可行的法律救济路径建议,包括适用惩罚性赔偿私法救济路径和对已有公法救济路径的完善。
2025年01期 v.27;No.153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张蕊;
突发事件应对水平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治理体系的完备性和综合治理能力的高低。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针对上位法规定不具体的程序性规则、保障性规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履行立法职能;应当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在本地区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听取工作报告、开展询问和质询、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等方式实施监督职能;应当对突发事件应对的计划、预算进行审查和批准,对处置中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监督,讨论、决定本省内突发事件处置和社会保障的重大事项和项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2025年01期 v.27;No.153 71-7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王飞翔;吴雨蒙;
我国《著作权法》目前针对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属性处于立法阙如状态,但随着大模型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算法逻辑、深入学习等技术的提升,人工智能已具备“类人”的创作能力。我国著作权法在坚持立法规范谦抑性的基础上,同时也需对智能时代出现的各种执法挑战以及司法突破作出回应。为了纾解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上述认定难题,可以采取独创性主客观融合的认定标准,在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作者以及将智能作品界定为合作作品的基础上促进未来智能技术在著作权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2025年01期 v.27;No.153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