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莉;郭昌明;王晨;
高校思政课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构建“三真三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叙事、运用上要“真”,注重内涵和外延、个体和生活、扩展和应用;在教师、学生和师生之间强调要“动”,主动提高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思政课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2023年04期 No.144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海霞;
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切入点。首先调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状况,然后以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发现:45.82%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有正确的认知,并且有60.5%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教学时长方面关注到思政元素的融入及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度”。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活动中,并且有7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023年04期 No.144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孙朝阳;王卫民;
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外实习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海外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生活、心理和工作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适应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国家汉办等志愿者派出和服务机构应在志愿者培训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培养单位应将跨文化交际置于专业建设核心位置,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关理论和论述作为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和专业实习实践的指导原则;研究生本人也应在专业实习和实践中自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2023年04期 No.14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付潇峣;马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方面之一,再加上统编版教材文言文课文的增多与提前等因素,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势必迎来新的改革。王崧舟先后推出的文言文教学课例,以其浓浓的文化气息、感性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学者和老师们的关注。以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依据,剖析王崧舟文言文教学设计的共性,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2023年04期 No.144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魏敏;张翔;卢明星;张晓;刘宇;
“新冠”疫情加速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在突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经很难科学有效地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深入分析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2023年04期 No.144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