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二十大精神学习专栏

  • 新时代“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

    刘继华;关国翔;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体党员提出的三条要求和希冀,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三个务必”内涵丰富,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方向指引、优良的作风保障和必要的实践品性,是全党上下坚定人民立场的重要法宝、推进自我革命的实践进路和发扬主动精神的应有之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从完善构建理论体系、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引导和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三个层面推动全体党员深入践行“三个务必”。

    2023年04期 No.144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起承转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四维探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李京伦;王照明;申红利;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两者得以结合的逻辑起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进而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耦合效果。

    2023年04期 No.14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红旗渠精神研究

  • 红旗渠精神的文化历史解读

    刘军奎;

    红旗渠精神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工程概括而成的,其基本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的诞生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根基,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老传说中形成的民族抗争精神一脉相承。红旗渠精神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和实践,是党的精神谱系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04期 No.144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的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陈小迎;

    红旗渠精神是在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修筑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的实践成果和智慧结晶。现如今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种伟大精神,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坚毅品格,也被赋予了更加深重的精神使命、文化使命。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角解读、研究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其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更有利于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

    2023年04期 No.14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红色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功能再造——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

    李鑫洁;

    河南省林州市作为革命老区,孕育产生了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等红色精神。梳理河南省林州市红色精神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基于林州市“十三五”期间每年红色教育培训人数和地区生产总值,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红色精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色精神与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红色精神对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因此从突出传承保护、强化资源开发、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3年04期 No.144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周易文化研究

  • 安阳周易文化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路径研究——基于申报环境考察和申报指南研究

    戴庞海;吴旭东;

    安阳周易文化在申报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长期没有突破,为此需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环境,为安阳周易文化找到申报赛道;再以申报指南为导向,拆分安阳周易文化为可行的子项目进行申报;申报前还可联系其他省市共同助力周易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搭桥铺路;最终,明确申报工作的落脚点是保护传承安阳周易文化,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其文化内核的影响力。

    2023年04期 No.144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 王安石对王弼易学的继承与发展

    葛溜;

    王安石是北宋义理派易学的杰出代表,其易学思想虽不能归于“老庄宗”的畛域之内,但却有许多承继并发展王弼易学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取义不废象、推崇“时”义、看重字义训诂、融汇儒道等方面。重新审视王安石易学与王弼易学间的密切关系,既是对古代义理派易学发展史的深入探究,也体现了“宋学”对“魏晋玄学”的继承与突破。

    2023年04期 No.144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婚恋礼俗与《屯》卦的叙事接榫及君子精神

    陈雨涵;

    《屯》卦叙述了完整的婚恋过程,以婚恋礼俗为线索完成了从爱情始生到坎坷渐增再到婚姻终成的叙事,阐明了“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的卦旨,同时对“君子”观念也有所揭示。礼俗在《周易》文本中作为事象的存在,在接榫卦爻叙事的同时,对相关卦旨及《易》道精神也有揭示功能。

    2023年04期 No.144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政法论坛

  • “双重尺度”释读坚持独立自主

    汪禧星;韩文乾;

    独立自主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坚持独立自主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准把握客观实际、充分总结历史经验的成果,其价值起点是“为民”、实现过程是“靠民”、价值旨归是“惠民”,整个践行过程体现着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原则。处于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独立自主真理性与价值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着眼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把握并处理好其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并最终回归落脚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2023年04期 No.144 44-4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增强“四力”水平的路径研究——以长治学院为例

    郗琪;宋志坚;

    为契合新时代发展潮流,顺应新时代前进步伐,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力”水平,更好保障宣传思想工作的扎实与稳健,形成良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需了解“四力”水平的内在逻辑,进而从迈开脚步勤调研、放开视野勤观察、开动脑筋勤思考和多写勤练改文风来增强“四力”的保障机制,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力”水平、提升思想政治宣传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3年04期 No.14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类型思维对文义解释的矫正

    肖灵姗;

    法律规范由语词、句群构成,其适用不是机械、僵化地一对一匹配,而是通过一定的价值评价进行解释。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开始,是被最优先思考的。在司法裁判中,法律规范的适用总是出现各种问题,究其根源是模糊了文义解释界限。法学理论界对文义解释的界限做过很多探讨,却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运用类型思维对文义解释进行矫正,将法律文本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符合立法宗旨、保护法益的范围内进行文义解释,而不是呆板地适用文本的字面含义,最终实现法律对人权的保障。

    2023年04期 No.144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

    宋希宁;

    大规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个人信息违法收集、非法买卖等越来越多的侵权现象。《个人信息保护法》允许对个人信息保护适用公益诉讼制度,但并未明确规定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是否能够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构,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该制度的构建主要从明确构成要件、明确惩罚性赔偿金额计算标准和明确赔偿金的归属和适用三个方面展开。

    2023年04期 No.144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史学研究

  •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文书传递机构研究

    孙富磊;

    汉代文书传递机构主要有邮、驿、置等,邮在秦至汉初为传递紧急事务文书,西汉中后期为驿所取代,西汉末年至东汉则为“置”的附属机构,主要传递普通文书。“骑置”为驿服务并不承担传递文书的任务,驿取代邮传递紧急事务文书。

    2023年04期 No.144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释稯禾、秉刍、缶米

    何姝瑾;

    先秦有容量单位与束数单位之分,稯禾之稯、秉刍之秉为束数单位,稯禾即40把禾,秉刍即1把刍。出土实物佐证容量单位秉为16斗,排除6斗的可能。据《太平御览》引《小尔雅》之“■谓之缶,缶谓之钟”,疑■、缶下本有“二”字而被当做重文符号误删,此为缶米即32斗米而非40斗的凭据。但在《鲁语》语境中,稯、秉、缶也可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量词。

    2023年04期 No.144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明清时期版画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陈李贤;张康夫;

    明清时期版画对日本的影响,先是表现在一些插图上,日本画家将一些中国书籍的插图进行翻刻、改造,然后再创造自己的绘画作品。随着明清时期画谱传入日本,日本画家开始仿照中国的画谱翻刻或编撰日本画谱。尤其是《芥子园画谱》这种采取饾版拱花方式印刷技术的套印彩色画谱传入日本,日本在逐步吸收中国的印刷技术基础上创造出了锦绘,日本正式步入浮世绘版画时代。

    2023年04期 No.144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文学研究

  • 黄庭坚对杜诗接受浅论

    黄桂凤;

    杜诗到了宋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黄庭坚对杜诗的接受,几乎囊括了杜诗从思想到艺术方面的特色。他尤其注重对杜诗艺术方面的接受,大力发展杜诗的拗体与变体、接受杜诗的“以文为诗”的特点,并鼓励指导后学者学习杜诗,这一切对杜诗的接受产生很大影响,可以说,黄庭坚是大力学习和接受杜诗的人。

    2023年04期 No.144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张雨;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侠客形象。其中,女侠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群体。唐人小说中的女侠不仅类型多样、个性鲜明,而且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唐传奇中的女侠书写体现了女性思想的觉醒,渗透了佛道两教思想,折射了中晚唐的现实世界。

    2023年04期 No.144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调之美——论曹文轩《草房子》的文化美学意蕴

    高兴;

    曹文轩小说《草房子》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这部小说焕发出崇高美、自然美和虚静美。另外,《草房子》当中隐现着农耕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的美学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复合的特色。从审美意境来看,《草房子》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调之美。

    2023年04期 No.144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语言学研究

  • 殷墟甲骨文中的月份合文研究——以《甲骨文合集》为例

    干文倩;王蕴智;

    甲骨文合文中月份合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分析《甲骨文合集》中有关记月字词的书写特征,根据月份名词的间距、行款和位置可以帮助判断月份合文。按照是否严格符合合文标准,月份合文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按照组合方式的不同,月份合文分为上下式、左右式、包含式和复合式;按照所处卜辞位置的不同,月份合文又可分为句中和句尾两类。从组类上看,师组、宾组和出组的月份合文占比较高,黄组中的月份合文占比较低。记月形式从师组、宾组使用“某月”到黄组大量使用“在某月”的改变,都说明了甲骨卜辞的记月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023年04期 No.144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杨慎古音学及其《诗经》小学

    康国章;

    杨慎著有《转注古音略》《古音略例》《古音骈字》《古音丛目》《古音猎要》《古音余》古音学诸书,其中以《转注古音略》最为精到。他把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经籍音读和训诂上,经过深入探索、多方取证,解决了《诗经》小学上的不少繁难问题,为《诗经》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023年04期 No.14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面向来华学历生的中文人文社科通用学术词表研究

    王锋慧;

    选取十个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981篇期刊论文,构建了约1000万字的学术汉语语料库,通过多重筛选得到了包含2157个词语的《中文人文社科通用学术词表》。研究结果如下:(1)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成分是词表的主体,涵盖全部词语的93.46%。(2)词表在自建学术语料库中的覆盖率高于其在通用一般语料库和各种非学术语料库中的覆盖率,说明其为通用学术词表。(3)当前通用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大纲仅包含词表部分词汇,难以满足来华学历生汉语学术写作词汇方面的需求。

    2023年04期 No.144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教育教学研究

  • 大学生主体视域下思政课“三真三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代莉;郭昌明;王晨;

    高校思政课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构建“三真三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叙事、运用上要“真”,注重内涵和外延、个体和生活、扩展和应用;在教师、学生和师生之间强调要“动”,主动提高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思政课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2023年04期 No.144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某A大学学生的调查

    海霞;

    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切入点。首先调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状况,然后以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发现:45.82%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有正确的认知,并且有60.5%的学生有兴趣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及教学时长方面关注到思政元素的融入及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度”。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超过60%的学生认为自己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活动中,并且有73%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023年04期 No.144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问题研究

    孙朝阳;王卫民;

    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外实习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海外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生活、心理和工作等方面的跨文化交际适应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培养单位的高度重视。国家汉办等志愿者派出和服务机构应在志愿者培训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培养单位应将跨文化交际置于专业建设核心位置,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关理论和论述作为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和专业实习实践的指导原则;研究生本人也应在专业实习和实践中自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2023年04期 No.14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基兰·伊根认知理论下的王崧舟文言文教学设计

    付潇峣;马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方面之一,再加上统编版教材文言文课文的增多与提前等因素,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势必迎来新的改革。王崧舟先后推出的文言文教学课例,以其浓浓的文化气息、感性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学者和老师们的关注。以基兰·伊根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依据,剖析王崧舟文言文教学设计的共性,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2023年04期 No.144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与实践

    魏敏;张翔;卢明星;张晓;刘宇;

    “新冠”疫情加速了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在突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经很难科学有效地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深入分析传统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2023年04期 No.144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文化艺术研究

  • 唐代龟兹乐舞中“胡风”审美风尚探析

    刘莉;张佳明;

    西域乐舞传入中原,在唐代形成一股以“胡风”为美的时代审美风尚,唐代由三大胡舞引领的这股胡风热潮,对中华传统乐舞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唐诗中大量的乐舞诗保存了龟兹乐舞表演的现场记录,剥离掉唐人审美经验的主观感受,再用出土文物及历史文献加以参证,我们能够“还原”龟兹乐舞的历史原貌。探究这股“胡舞”唐人观舞后达成的一般审美共识,对“胡风”审美风尚的兴起、东渐及呈现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从西域乐舞中进行文化溯源,解读中华美学精神“和合”的文化特质。

    2023年04期 No.144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从视觉图形到空间识别——基于视觉营销的CIS设计课程方法研究

    张樵鹤;

    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角度,提取企业识别系统(CIS)中的空间识别设计(SI设计),强调以视觉营销为重点的空间设计,使之成为环境艺术专业背景下系统学习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的基础。以视觉营销(VMD)体系为框架,主张借鉴视觉营销的思维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创意思维合理安排课程,探讨以空间设计为主的环艺教学整体思路与具体方法。实现从视觉图形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到视觉营销在空间设计中的识别的教学转变,互补优化,理解视觉营销在CIS设计课程的准确表达与应用。

    2023年04期 No.144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对古城墙保护性修缮和活化利用的几点思考——以河南安阳古城东南城墙为例

    李丽丽;

    现存的安阳古城东南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典型的明代城墙,是安阳城市发展史的实物例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以河南安阳古城东南城墙为例,对古城墙进行保护性修缮,对保护性修缮中采用的非传统古建修缮技术进行讨论,对古城墙活化利用的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活化利用的几点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4期 No.144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古道冬装》

    郭永强;

    <正>~~

    2023年04期 No.14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正>《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始创于1980年,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安阳师范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河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533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1-1331/Z。创刊以来,《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本着“彰显特色、服务社会”的理念,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学术交流,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为更好地服务地方文化,彰显学报特色,自2020年起,

    2023年04期 No.144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下载本期数据